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,社會的快速進步,人類對飲食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飽腹,更追求富有營養、利于身體的。
鑒于這種心理,很多人對水的“營養”同樣十分關注。而事實上,水的“營養”并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,相比水的安全性更微不足道。
那么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,水中的“營養”究竟是什么?
01/揭秘水中的“營養”
人們常說水中的“營養”,一般是指微量元素。
一聽學名就覺得微量元素就是稀缺、珍貴的意思,事實上兩者并沒關系,只是這些元素只占了人體總重量不到0.01%,如鐵、鋅、銅、硒等,所以被稱為微量元素。
02/喝水能攝入“營養”?
關于微量元素,還必須要清楚這兩個重點
人體中含量極少的這些元素,意味著少了不行,多了也不行,兩者同樣有害。
人體只能吸收有機狀態的微量元素,而對無機狀態下的微量元素幾乎吸收不了。這就是說,微量元素大多只能從食物中來。
水中的微量元素大多以無機狀態存在,人體很難吸收。只有均衡膳食,人體各種所需的微量元素就都可以獲得滿足。
03/飲用水要注意什么?
如果“富有營養的水”是偽命題,那么需要真正關注水的什么?
安全用水,已經升級成了全民危機,從央視報道到今年的人大會上總理的報告中,處處顯示了水污染的嚴重性。
自來水作為家家戶戶最容易獲取的生活用水,安全用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然而現實往往不盡人意。
——自來水中的微生物
在顯微鏡下,能明顯看到對人體有害的細菌;甚至有些致癌物質,是放大25倍也看不到的。
——自來水管道的二次污染
拆卸后的一段自來水管里充滿污垢,令人看了膽戰心驚。
長時間停止用水后,再打開水龍頭,需要放很久的污水,自來水的顏色才會變透明。
由此可見,家庭管路系統對人們日常的安全用水有著決定性的作用